8. 約阿施王 (歷代志下廿三1-廿四27)
約阿施是先好後壞的王,他曾使南國中興,但也使國人失敗。
A. 登基前旳國情 (歷代志下廿三1-21)
a. 耶何耶大護王 (v.1-11)
約阿施能作王,全因他姑丈耶何耶大奮力保護。
與眾軍長結盟護王(v.1)。「第七年,耶何耶大奮勇自強,將
百夫長耶羅罕的兒子亞撒利雅,約哈難的兒子以實瑪利,俄備得
的兒子亞撒利雅,亞大雅的兒子瑪西雅,細基利的兒子以利沙法
召來,與他們立約」,耶何耶大暗中與眾軍長結盟,要保護王室。
在聖殿膏王 (v.2-3)。「他們走遍猶大,從猶大各城裡招聚利
未人和以色列的眾族長到耶路撒冷來。會眾在神殿裡與王立約。
耶何耶大對他們說:看哪,王的兒子必當作王,正如耶和華指著
大衛子孫所應許的話」。
在聖殿守護王(v.4-11)。「又說:你們當這樣行:祭司和利未
人凡安息日進班的,三分之一要把守各門,三分之一要在王宮,
三分之一要在基址門;眾百姓要在耶和華殿的院內。除了祭司和
供職的利未人之外,不准別人進耶和華的殿;惟獨他們可以進去,
因為他們聖潔。眾百姓要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。利未人要手中各
拿兵器,四圍護衛王;凡擅入殿宇的,必當治死。王出入的時候,
你們當跟隨他。利未人和猶大眾人都照著祭司耶何耶大一切所吩
咐的去行,各帶所管安息日進班出班的人來,因為祭司耶何耶大
不許他們下班。祭司耶何耶大便將神殿裡所藏大衛王的槍、盾牌、
擋牌交給百夫長,又分派眾民手中各拿兵器,在壇和殿那裡,從
殿右直到殿左,站在王子的四圍;於是領王子出來,給他戴上冠
冕,將律法書交給他,立他作王。耶何耶大和眾子膏他,眾人說:
願王萬歲」,眾人依照耶何耶大的吩咐,在聖殿裡膏立約阿施作
猶大王。
b. 殺亞他利雅(v.12-15)
亞他利雅被殺,約阿施作王才安全。
亞他利雅聞訊(v.12-13)。「亞他利雅聽見民奔走讚美王的聲
音,就到民那裡,進耶和華的殿,看見王站在殿門的柱旁,百夫
長和吹號的人侍立在王左右,國民都歡樂吹號,又有歌唱的,用
各樣的樂器領人歌唱讚美;亞他利雅就撕裂衣服,喊叫說:反了!
反了」,亞他利雅聽見百姓的歡呼聲,進到聖殿才發現耶何耶大
立了約阿施作王。
亞他利雅被殺(v.14-15)。「祭司耶何耶大帶管轄軍兵的百夫
長出來,吩咐他們說:將她趕到班外,凡跟隨她的必用刀殺死!
因為祭司說:不可在耶和華殿裡殺她。眾兵就閃開,讓她去;她
走到王宮的馬門,便在那裡把她殺了」,亞他利雅在王宮的馬門
門口被士兵殺了。
c. 毀壞偶像 (v.16-21)
拆巴力廟 (v.16-17)。「耶何耶大與眾民和王立約,都要作耶
和華的民。於是眾民都到巴力廟,拆毀了廟,打碎壇和像,又在
壇前將巴力的祭司瑪坦殺了」,眾百姓都要作耶和華的子民,因
此把巴力廟毀了。
把守聖殿(v.18-19)。「耶何耶大派官看守耶和華的殿,是在
祭司利未人手下。這祭司利未人是大衛分派在耶和華殿中、照摩
西律法上所寫的,給耶和華獻燔祭,又按大衛所定的例,歡樂歌
唱;且設立守門的把守耶和華殿的各門,無論為何事,不潔淨的
人都不准進去」,又派人把守聖殿,不准不潔淨的人進去,保持
聖殿的聖潔。
請王進王宮(v.20-21)。「又率領百夫長和貴冑,與民間的官
長,並國中的眾民,請王從耶和華殿下來,由上門進入王宮,立
王坐在國位上。國民都歡樂,合城都安靜。眾人已將亞他利雅用
刀殺了」,約阿施這才進入王宮正式登基作王。
B. 登基後的政蹟 (歷代志下廿四1-14)
a. 作王的年日(v.1-3)。「約阿施登基的時候年七歲,在耶路撒
冷作王四十年。他母親名叫西比亞,是別是巴人。祭司耶何耶大
在世的時候,約阿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。耶何耶大為他娶
了兩個妻,並且生兒養女」,約阿施年僅七歳登基作王,一共在
位四十年。在耶何耶大的扶助下,他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。
b. 重修聖殿(v.4-14)。約阿施對神有心,要修理神的殿。
勸百姓捐獻(v.4-5)。「此後,約阿施有意重修耶和華的殿,
便召聚眾祭司和利未人,吩咐他們說:你們要往猶大各城去,使
以色列眾人捐納銀子,每年可以修理你們神的殿;你們要急速辦
理這事。只是利未人不急速辦理」,約阿施想要百姓捐獻修理聖
殿,可惜利未人不著急。
造奉獻櫃(v.6-11)。「王召了大祭司耶何耶大來,對他說:從
前耶和華的僕人摩西,為法櫃的帳幕與以色列會眾所定的捐項,
你為何不叫利未人照這例從猶大和耶路撒冷帶來作殿的費用呢?
因為那惡婦亞他利雅的眾子曾拆毀神的殿,又用耶和華殿中分別
為聖的物供奉巴力。於是王下令,眾人做了一櫃,放在耶和華殿
的門外,又通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百姓,要將神僕人摩西在曠野
所吩咐以色列人的捐項給耶和華送來。眾首領和百姓都歡歡喜喜
地將銀子送來,投入櫃中,直到捐完。利未人見銀子多了,就把
櫃抬到王所派的司事面前;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來將櫃倒空,
仍放在原處。日日都是這樣,積蓄的銀子甚多」,王這命令激動
人心,於是人人都把金銀奉獻到聖殿。
修理聖殿(v.12-14)。「王與耶何耶大將銀子交給耶和華殿裡
辦事的人,他們就雇了石匠、木匠重修耶和華的殿,又雇了鐵匠、
銅匠修理耶和華的殿。工人操作,漸漸修成,將神殿修造得與從
前一樣,而且甚是堅固。工程完了,他們就把其餘的銀子拿到王
與耶何耶大面前,用以製造耶和華殿供奉所用的器皿和調羹,並
金銀的器皿。耶何耶大在世的時候,眾人常在耶和華殿裡獻燔祭」,
在約阿施主催下,他們把亞他利雅所破壞的聖殿修理好,以後常
在那裡獻祭。
C. 作王的後期 (歷代志下廿四15-27)
約阿施本是好王,可惜晚節不保,成為美中不足。
a. 耶何耶大死(v.15-16)。「耶何耶大年紀老邁,日子滿足而死。
死的時候年一百三十歲,葬在大衛城列王的墳墓裡;因為他在以
色列人中行善,又事奉神,修理神的殿」,祭司的死,使約阿施
王失去靈性上的監督,以至王後來出問題。
b. 約阿施離棄神(v.17-19)。「耶何耶大死後,猶大的眾首領來
朝拜王;王就聽從他們。他們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神的殿,去事
奉亞舍拉和偶像;因他們這罪,就有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。
但神仍遣先知到他們那裡,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。這先知警戒他
們,他們卻不肯聽」,耶何耶大一死,約阿施被首領們迷惑恢復
偶像事奉,雖有先知警戒,他卻不聽。
c. 殺害祭司(v.20-22)。「那時,神的靈感動祭司耶何耶大的兒
子撒迦利亞,他就站在上面對民說:神如此說:你們為何干犯耶
和華的誡命,以致不得亨通呢?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,所以祂也
離棄你們。眾民同心謀害撒迦利亞,就照王的吩咐,在耶和華殿
的院內用石頭打死他。這樣,約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
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,殺了他的兒子。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:
願耶和華鑒察伸冤」,約阿施竟然罔顧耶何耶大兒子的警告,吩
咐百姓用石頭在聖殿的院內將他打死,犯了天大的罪。
d. 被亞蘭打敗(v.23-24)。「滿了一年,亞蘭的軍兵上來攻擊約
阿施,來到猶大和耶路撒冷,殺了民中的眾首領,將所掠的財貨
送到大馬色王那裡。亞蘭的軍兵雖來了一小隊,耶和華卻將大隊
的軍兵交在他們手裡,是因猶大人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,所
以藉亞蘭人懲罰約阿施」,人離棄神,神也只好離開人,結果,
約阿施被亞蘭人打敗,他雖動用大軍,仍被亞蘭的一小隊兵打敗,
這是出於神的懲戒。
e. 被臣僕殺害 (v.25-27)。「亞蘭人離開約阿施的時候,他患重
病;臣僕背叛他,要報祭司耶何耶大兒子流血之仇,殺他在床上,
葬他在大衛城,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墳墓裡。背叛他的是亞捫婦人
示米押的兒子撒拔和摩押婦人示米利的兒子約薩拔。至於他的眾
子和他所受的警戒,並他重修神殿的事,都寫在列王的傳上。他
兒子亞瑪謝接續他作王」,約阿施在患重病時,他的臣僕趁機將
他殺害,他的屍首也不得葬在列王的墳地,可惜!
9. 亞瑪謝王 (歷代志下二十五1-28)
像他的父親一樣,亞瑪謝起初也是行神道的王,但晚節不保,
離棄神,導至第三次衰退,結果自己死於非命。
A. 他的為人 (歷代志下廿五1-4)
a. 愛主不夠堅定(v.1-2)。「亞瑪謝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,在
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。他母親名叫約耶但,是耶路撒冷人。亞
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,只是心不專誠」,亞瑪謝也行神
的道,但心志不夠堅定。
b. 為父復仇 (v.3-4)。「國一堅定,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,
卻沒有治死他們的兒子,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,說:
不可因子殺父,也不可因父殺子,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」,他
為父報仇,照律法所吩咐的,只殺仇人,沒有殺他們的家人兒女。
B. 他的成功 (歷代志下廿五5-13)
亞瑪謝的政績上有他成功的地方。
a. 不與北國聯軍 (v.5-10)
本要與北國結盟(v.5-6)。「亞瑪謝招聚猶大人,按著猶大和
便雅憫的宗族設立千夫長、百夫長,又數點人數,從二十歲以外,
能拿槍拿盾牌出 去打仗的精兵共有三十萬;又用銀子一百他連得,
從以色列招募了十萬大能的勇士」,他本來約好要招募十萬北國
勇士去攻打西珥人。
接受先知禁止(v.7-10)。「有一個神人來見亞瑪謝,對他說:
王啊,不要使以色列的軍兵與你同去,因為耶和華不與以色列人
以法蓮的後裔同在。你若一定要去,就奮勇爭戰罷!但神必使你
敗在敵人面前;因為神能助人得勝,也能使人傾敗。亞瑪謝問神
人說:我給了以色列軍的那一百他連得銀子怎麼樣呢?神人回答
說:耶和華能把更多的賜給你。於是亞瑪謝將那從以法蓮來的軍
兵分別出來,叫他們回家去。故此,他們甚惱怒猶大人,氣忿忿
地回家去了」,亞瑪謝聽從先知的話,辭退北國的士兵。
b. 戰勝以東 (v.11-13)。「亞瑪謝壯起膽來,率領他的民到鹽谷,
殺了西珥人一萬。猶大人又生擒了一萬帶到山崖上,從那裡把他
們扔下去,以致他們都摔碎了。但亞瑪謝所打發回去、不許一同
出征的那些軍兵攻打猶大各城,從撒瑪利亞直到伯和崙,殺了三
千人,搶了許多財物」,亞瑪謝壯起膽來,去攻打以東,並且得
勝。但他的後方卻被懷恨的北國人搶掠。
C. 他的失敗 (歷代志下廿五14-24)
在得勝以東人的同時,他的後方被北國的以法蓮人搶掠,是
和他的失敗有關。
a. 拜以東神(v.14)。「亞瑪謝殺了以東人回來,就把西珥的神
像帶回,立為自己的神,在他面前叩拜燒香」,他打敗以東,卻
把以東的神帶回耶路撒冷敬拜,惹神怒氣,這是為什麼他會被搶
掠。
b. 拒先知警告 (v.15-16)。「因此,耶和華的怒氣向亞瑪謝發作,
就差一個先知去見他,說:這些神不能救他的民脫離你的手,你
為何尋求他呢?先知與王說話的時候,王對他說:誰立你作王的
謀士呢?你住口罷!為何找打呢?先知就止住了,又說:你行這
事,不聽從我的勸戒,我知道神定意要滅你」,亞瑪謝打勝仗,
忘記了神,不肯聽先知的警告。
c. 敗於以色列 (v.17-24)
向以色列挑戰(v.17-19)。「猶大王亞瑪謝與群臣商議,就差
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、約哈斯的兒子、以色列王約阿施,說:
你來,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。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
王亞瑪謝,說: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利巴嫩的香柏樹,說:
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。後來利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,把蒺藜
踐踏了。你說:看哪,我打敗了以東人,你就心高氣傲,以致矜
誇。你在家裡安居就罷了,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
呢」,為了要報以色列人搶掠之仇,他向以色列人挑戰,也不肯
接受以色列王的勸告。
被以色列打敗 (v.20-24)。「 亞瑪謝卻不肯聽從。這是出乎
神,好將他們交在敵人手裡,因為他們尋求以東的神。於是以色
列王約阿施上來,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。
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,各自逃回家裡去了。以色列王約阿施
在伯示麥擒住約哈斯(就是亞哈謝)的孫子、約阿施的兒子、猶大
王亞瑪謝,將他帶到耶路撒冷,又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,從以法
蓮門直到角門,共四百肘;又將俄別以東所看守神殿裡的一切金
銀和器皿,與王宮裡的財寶都拿了去,並帶人去為質,就回撒瑪
利亞去了」,接戰之下,猶大人大敗,亞瑪謝被擒,耶路撒冷被
大肆搜掠,招來更大羞辱。
D. 他的下場 (歷代志下廿五25-28)
聖經給他的評語是什麼呢?
a. 他離棄神 (v.25-27)。「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,
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。亞瑪謝其餘的事,自
始至終不都寫在猶大和以色列諸王記上麼?自從亞瑪謝離棄耶和
華之後」,這是第一句評語,他離棄神。
b. 他被殺(v.27-28)。「在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他,他就逃到拉吉;
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,將他殺了。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回,葬
在猶大京城他列祖的墳地裡」,第二句評語就是他被殺,死於非
命。他是第三個被殺的猶大王。
10. 烏西雅王 (歷代志下廿六1-23)
烏西雅是位好王,他帶領猶大復興。
A. 他的為人(歷代志下廿六1-5)
a. 收回以祿 (v.1-2)。「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烏西雅(又名亞
撒利雅)接續他父作王,那時他年十六歲。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
後,烏西雅收回以祿仍歸猶大,又重新修理」,烏西雅作王不久
就收回以祿,並重新修建。
b. 行神的道(v.3-4)。「烏西雅登基的時候年十六歲,在耶路撒
冷作王五十二年。他母親名叫耶可利雅,是耶路撒冷人。烏西雅
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,效法他父亞瑪謝一切所行的」,他行
神的道,得神的喜愛。
c.明白律法 (v.5)。「通曉神默示撒迦利亞在世的時候,烏西雅
定意尋求神;他尋求,耶和華神就使他亨通」,大概在撒迦利亞
的指導下,他深知神的律法,故定意尋求神,行神的道。
B. 他的成就 (歷代志下廿六6-15)
a. 戰勝強隣 (v.6-8)。「他出去攻擊非利士人,拆毀了迦特城、
雅比尼城,和亞實突城;在非利士人中,在亞實突境內,又建築
了些城。神幫助他攻擊非利士人和住在姑珥巴力的亞拉伯人,並
米烏尼人。亞捫人給烏西雅進貢。他的名聲傳到埃及,因他甚是
強盛」,他敬畏神,神使他亨通,隣近各國都怕他,他的名聲傳
到埃及。
b. 發展農事 (v.9-10)。「烏西雅在耶路撒冷的角門和谷門,並
城牆轉彎之處,建築城樓,且甚堅固;又在曠野與高原和平原,
建築望樓,挖了許多井,因他的牲畜甚多;又在山地和佳美之地,
有農夫和修理葡萄園的人,因為他喜悅農事」,除了軍事上的成
就,他更發展農事,使國家糧食充足。
c. 增強軍備 (v.11-15)。「烏西雅又有軍兵,照書記耶利和官長
瑪西雅所數點的,在王的一個將軍哈拿尼雅手下,分隊出戰。族
長、大能勇士的總數共有二千六百人,他們手下的軍兵共有三十
萬七千五百人,都有大能,善於爭戰,幫助王攻擊仇敵。烏西雅
為全軍預備盾牌、槍、盔、甲、弓,和甩石的機弦,又在耶路撒
冷使巧匠做機器,安在城樓和角樓上,用以射箭發石。烏西雅的
名聲傳到遠方;因為他得了非常的幫助,甚是強盛」,他銳意加
強他的軍隊,使裝備先進,名聲遠播。
C. 他的失敗(歷代志下廿六16-20)
烏西雅的歷史中,也曾留下污點,成為美中不足。
a. 心高氣傲 (v.16)。「他既強盛,就心高氣傲」,這是他第一
個污點。
b. 強行上香(v.16-19)。「以致行事邪僻,干犯耶和華他的神,
進耶和華的殿,要在香壇上燒香。祭司亞撒利雅率領耶和華勇敢
的祭司八十人,跟隨他進去。他們就阻擋烏西雅王,對他說:烏
西雅啊,給耶和華燒香不是你的事,乃是亞倫子孫承接聖職祭司
的事。你出聖殿罷!因為你犯了罪。你行這事,耶和華神必不使
你得榮耀。烏西雅就發怒,手拿香爐要燒香」,他強行進神的殿,
要在香壇上燒香。因他高傲,連祭司們的攔阻也不聽。
c. 患大痳瘋(v.19-20)。「他向祭司發怒的時候,在耶和華殿中
香壇旁眾祭司面前,額上忽然發出大痲瘋。大祭司亞撒利雅和眾
祭司觀看,見他額上發出大痲瘋,就催他出殿;他自己也急速出
去,因為耶和華降災與他」,因為逾越了他的職分,得罪了神,
以至患了大痳瘋。
D. 他的結局 (歷代志下廿六21-23)
a. 被隔絕 (v.21)。「烏西雅王長大痲瘋直到死日,因此住在別
的宮裡,與耶和華的殿隔絕」,烏西雅患了這不治之症,因此,
照律法的規定,他被隔離。
b. 兒子代政 (v.21-23)。「他兒子約坦管理家事,治理國民。烏
西雅其餘的事,自始至終都是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所記的。
烏西雅與他列祖同睡,葬在王陵的田間他列祖的墳地裡;因為人
說,他是長大痲瘋的。他兒子約坦接續他作王」,烏西雅的兒子
代他處理國政,直到他歸到列祖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