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V. 猶大諸王 (歷代志下十1-卅六23)
        所羅門死後,作者就集中記載猶大諸王的事蹟,沒有記載北
國以色列的事,因為作者的目的是要讓人知道,大衛是神揀選的。
神持守祂的信實並不後悔。
一.   王國的分裂 (歷代志下十1-19)
        作者先提到,由大衛和所羅門建立的強國到後來卻分裂了。
雖然分裂,南國始終由大衛的子孫繼承,應驗了神對大衛的應許。
然則以色列為什麼會分裂呢?
 1.   百姓訴苦情 (歷代志下十1-5)
 A.   羅波安登位 (v.1)
        「羅波安往示劍去,因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劍,要立他作王」,
羅波安接續所羅門作王,在示劍接受以色列人的膏立。新王上任,
百姓才敢向他陳情。
 B.   耶羅波安回國 (v.2)
        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先前躲避所羅門王,逃往埃及,住在
那裡;他聽見這事,就從埃及回來」,耶羅波安是異議人士,所
羅門死後從埃及回國,成為反對王室的領袖。
  C.  百姓訴苦 (v.3-5)
        「以色列人打發人去請他,他就和以色列眾人來見羅波安,
對他說: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,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
負的重軛輕鬆些,我們就事奉你。羅波安對他們說:第三日再來
見我罷!民就去了」,耶羅波安帶領以色列人向新王訴苦情。原
來所羅門多年的建設造成了百姓的重擔,使他們受苦。羅波安卻
沒有第一時間答應百姓的要求。執政者若不以蒼生,以百姓的幸
福為念,只顧自己的權力,國終必導至滅亡。
 2.    羅波安拒絕 (歷代志下十6-15)
         以色列國之所以分裂,完全是因為羅波安的無知。所羅門的
智慧使國富強,但他兒子羅波安的無知,卻使國分裂,可惜!
 A.   拒絕老臣僕意見 (v.6-8)
       「 羅波安之父所羅門在世的日子,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,
羅波安王和他們商議,說:你們給我出個甚麼主意,我好回覆這
民。老年人對他說:王若恩待這民,使他們喜悅,用好話回覆他
們,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。王卻不用老年人給他出的主意」,
 羅波安無知,竟拒絕這些老臣僕的好建言。
 B.    接納少年人淺見 (v.8-11)
        「就和那些與他一同長大,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議,說:
這民對我說: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,求你使我們輕鬆些;你們給
我出個甚麼主意,我好回覆他們。那同他長大的少年人說:這民
對王說: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,求你使我們輕鬆些;王要對他們
如此說:我的小拇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;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,
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;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,我要用蠍子鞭
責打你們」,羅波安轉向在朝中長大的官少爺聽取意見。這群朝
中長大的無知少年,不知民間疾苦,也迷信武力,卻又不自量力,
要加倍的苦待百姓。
 C.   以色列人背叛 (v.12-19)
        人的意念,取捨非常重要,羅波安一念之間的抉擇決定以色
列國的命運。
   a.  離棄羅波安 (v.12-17)
       「 耶羅波安和眾百姓遵著羅波安王所說,你們第三日再來見
我的那話,第三日他們果然來了。羅波安王用嚴厲的話回覆他們,
不用老年人所出的主意,照著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對他們說:我父
親使你們負重軛,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;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
們,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。王不肯依從百姓;這事乃出於神,
為要應驗耶和華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。
以色列眾民見王不依從他們,就對王說:我們與大衛有甚麼分兒
呢?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!以色列人哪,各回各家去罷!大
衛家啊,自己顧自己罷!於是,以色列眾人都回自己家裡去了。
惟獨住在猶大城邑的以色列人,羅波安仍作他們的王」,羅波安
採取了無知少年的淺見,嚴詞拒絕以色列人的訴求,以致以色列
有十支派的人離棄了羅波安,而只有猶太和便雅憫人仍歸順羅波
安,大好國家因而分裂。
   b.  殺羅波安特使 (v.18-19)
       「 羅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哈多蘭往以色列人那裡去,
以色列人就用石頭打死他。羅波安王急忙上車,逃回耶路撒冷去
了。這樣,以色列人背叛大衛家,直到今日」,羅波安因無知,
作了無知的行動,竟派專管苦工的人去見受壓的人,結果害他被
殺,國從此真正分裂。
二.  南國列王 (歷代志下十一1-卅六23)
        往後的篇章,作者用來專記南國的王,而北國諸王的事蹟卻
絕少提及,這是列王記和歷代志不同的地方。
 1.    羅波安王(歷代志下十一1-十二16)— 壞王 — 導至第一次衰退
        南國第一位君王就是羅波安,作者指出,他作王的政績與他
的信仰有很大的關係。 
 A.   軍政 (歷代志下十一1-12)
        作者先把羅波安在軍事上的建設記述。
  a.   被禁止北伐 (v.1-4)
        因為十支派的叛離,羅波安要北伐。
       「 羅波安來到耶路撒冷,招聚猶大家和便雅憫家,共十八萬
人,都是挑選的戰士,要與以色列人爭戰,好將國奪回再歸自己。
但耶和華的話臨到神人示瑪雅說:你去告訴所羅門的兒子猶大王
羅波安,和住猶大、便雅憫的以色列眾人說,耶和華如此說:你
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爭戰,各歸各家去罷!因為這事出於我。
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歸回,不去與耶羅波安爭戰」,為了要出
口氣,羅波安招聚了十八萬壯士,要攻打北國,但神阻止了這場
弟兄之爭,因為他們是弟兄,也因為神准許這次的分裂。
   b.  修築保障 (v.5-11)
        「羅波安住在耶路撒冷,在猶大地修築城邑,為保障修築伯
利恆、以坦、提哥亞、伯夙、梭哥、亞杜蘭、迦特、瑪利沙、西
弗、亞多萊音、拉吉、亞西加、瑣拉、亞雅崙、希伯崙。這都是
猶大和便雅憫的堅固城。羅波安又堅固各處的保障,在其中安置
軍長,又預備下糧食、油、酒」,為了防備北方人,羅波安修築
各處保障,以保安全。
   c.  增強軍備 (v.12)
       「 他在各城裡預備盾牌和槍,且使城極其堅固。猶大和便雅
憫都歸了他」,羅波安又在各處加強軍備,以保障安全。他在軍
事上大肆建設,以鞏固王位。
 B.   初期信仰 (歷代志下十一13-17)
        羅波安作王頭三年,他遵行大衛和所羅門的道,因此這三年
裡,他的國還算強盛(v.17)。
  a.   祭司和利未人歸順(v.13-16)。「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
都從四方來歸羅波安。利未人撇下他們的郊野和產業,來到猶大
與耶路撒冷,是因耶羅波安和他的兒子拒絕他們,不許他們供祭
司職分侍奉耶和華。耶羅波安為邱壇、為鬼魔(原文作公山羊)、
為自己所鑄造的牛犢設立祭司。以色列各支派中,凡立定心意尋
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,都隨從利未人,來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華
他們列祖的神」,北國的耶羅波安因為祭祀鬼魔,不許祭司敬拜
耶和華神,因此,祭司們就歸向猶大家,還有那些不肯拜偶像的以
色列人也回到耶路撒冷,投靠羅波安。
   b.  守神的道(v.17)。「這樣,就堅固猶大國,使所羅門的兒子
羅波安強盛三年,因為他們三年遵行大衛和所羅門的道」,神堅
固羅波安的國,因為他們守神的道。行神的道與平安有絕對關係。
 C.   羅波安的家室 (歷代志下十一18-23)
  a.  他的妻兒(v.18-22)。「羅波安娶大衛兒子耶利摩的女兒瑪哈
拉為妻,又娶耶西兒子以利押的女兒亞比孩為妻。從他生了幾個
兒子,就是耶烏施、示瑪利雅、撒罕。後來又娶押沙龍的女兒瑪
迦(十三章二節作烏列的女兒米該雅),從他生了亞比雅、亞太、
細撒、示羅密。羅波安娶十八個妻,立六十個妾,生二十八個兒
子,六十個女兒;他卻愛押沙龍的女兒瑪迦,比愛別的妻妾更甚。
羅波安立瑪迦的兒子亞比雅作太子,在他弟兄中為首,因為想要
立他接續作王」,羅波安多娶妻妾,多生兒女,後來立了亞比雅
接續他作王。
   b.  分散子女 (v.23)。「羅波安辦事精明,使他眾子分散在猶大
和便雅憫全地各堅固城裡,又賜他們許多糧食,為他們多尋妻子」,
為免兒子相爭,羅波安把他們分散在猶大各堅固城裡,使他們安
居其中,這是他明智之舉。
  D.  羅波安的失敗 (歷代志下十二1-14)
    a. 信仰上失敗 (v.1)。「羅波安的國堅立,他強盛的時候就離
棄耶和華的律法,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」,羅波安的國位一堅定,
就開始離棄耶和華神,不行祂的道,百姓也就跟隨他。國家的強
盛使他漸靠軍力,多過靠神,導至他信仰上漸漸離開神,在信仰
上失敗。
  b.  軍事上失敗(v.2-12)。「羅波安王第五年,埃及王示撒上來攻
打耶路撒冷,因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華。示撒帶戰車一千二百輛,
馬兵六萬,並且跟從他出埃及的路比人、蘇基人,和古實人,多
得不可勝數。他攻取了猶大的堅固城,就來到耶路撒冷」,埃及
龐大聯軍上來攻打猶大。
        「那時,猶大的首領因為示撒就聚集在耶路撒冷。有先知示
瑪雅去見羅波安和眾首領,對他們說: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離棄
了我,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」(v.5),神差先知向他們提出
警告,並說明被攻打的原因。
       「 於是,王和以色列的眾首領都自卑說:耶和華是公義的」
(v.6),幸好他們還知悔改,聽見先知的警告,立刻在神面前自卑。
「耶和華見他們自卑,耶和華的話就臨到示瑪雅說:他們既自卑,
我必不滅絕他們;必使他們略得拯救,我不藉著示撒的手將我的
怒氣倒在耶路撒冷。 然而他們必作示撒的僕人,好叫他們知道,
服事我與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別。 於是,埃及王示撒上來攻取耶路
撒冷,奪了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,盡都帶走,又奪去所羅門
製造的金盾牌。羅波安王製造銅盾牌代替那金盾牌,交給守王宮
門的護衛長看守。王每逢進耶和華的殿,護衛兵就拿這盾牌,隨
後仍將盾牌送回,放在護衛房。王自卑的時候,耶和華的怒氣就
轉消了,不將他滅盡,並且在猶大中間也有善益的事」(v.7-12),
神見他們自卑,怒就消了,沒有把他們滅絕,只讓埃及王將他們
的寶物奪去,更將他們的金盾牌帶走,表示他們的榮耀失去,皆
因他們事奉外邦的神。
   c.  心志上失敗 (v.13-14)。「羅波安王自強,在耶路撒冷作王。
他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一歲,在耶路撒冷,就是耶和華從以色列眾
支派中所選擇立他名的城,作王十七年。羅波安的母親名叫拿瑪,
是亞捫人。羅波安行惡,因他不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」,作者給
羅波安的評語是:「不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」,雖然他想自強為
國,但因為沒有立定心志尋求神,在信仰上搖擺,以至作惡,得
罪神,招來失敗,榮耀失去。 
  E.  羅波安的終局 (歷代志下十二15-16)
       「 羅波安所行的事,自始至終不都寫在先知示瑪雅和先見易
多的史記上麼?羅波安與耶羅波安時常爭戰。羅波安與他列祖同
睡,葬在大衛城裡。他兒子亞比雅接續他作王」,這是羅波安的
終局,作者給他一句話「時常爭戰」,他治國十七年中,常有戰
爭,特別是與耶羅波安之間的鬥爭,使國中沒有太平。離棄神必
然使人失去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