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部分 智慧書
舊約第三部分稱為智慧書,又稱詩歌書,一共有五卷,
即約伯記,詩篇,箴言,傳道書和雅歌。
被稱為智慧書,因為這些書卷都是人類心智的精華。
讀智慧書,人可從中得到多方面答案:人生苦罪之謎,處
世之道和心靈的出路。
被稱為詩歌書,因為它們是以詩歌的形式寫成的,甚
至可供詠唱。希伯來人的詩歌重意義,重平行,卻不太注
重押韻,以詩歌來表達人的各種感受和傾訴。
第一卷 約伯記
一. 主題
約伯記論到受苦,是我們都知道的。
約伯是個義人,卻受盡痛苦。但在本書結束時,約伯
卻因受苦蒙更重要的福 -- 更深認識神。
約伯記要告訴人,義人受苦是有益的。因此我們可以
簡單的給本書一個題目:義人受苦有益。
是以辯論的方式來論受苦的事。
二. 分段
本書是以三組對話,或辯論,來論受苦,故本書可以
分為三段:
1. 神與魔鬼的辯論 (一至二章)
-- 啟示義人受苦之源
2. 人與人的辯論 (三至卅七章)
-- 說明人對苦罪的態度
3. 神與人的辯論 (卅九至四十二章)
-- 揭示了義人受苦的益處
第二卷 詩篇
一. 主題
詩篇常被稱為大衛的詩,因為有大部份是大衛寫的(可
查考的有七十三篇)。
詩篇是非常個人性的,是人真性的流露:有敬拜、歌
頌、呼求、傾訴甚至咒詛。
詩篇是人來到神面前,帶著他的本相到神面前來,把
一切告訴神。
這種傾訴正是人類心靈最好,最正確的出路。
詩篇的主題就是:心靈的出路。
二. 分段
詩篇共分五卷,故此天然地分為五段。每一卷大概是
以作者來區分。
1. 第一段 (一至四十一篇)
以大衛為主要作者 --
多論痛苦
2. 第二段 (四十二至七十二篇)
以可拉和大衛為主要作者
-- 多論惡
3. 第三段 (七十三至八十九篇)
以亞薩為主要作者 --
多論神
4. 第四段 (九十至一O六篇)
作者多無名 --
多稱頌
5. 第五段 (一O七至一五O篇)
部分是大衛的詩,其他多不知名
-- 多讚美
第三卷 箴言
一. 主題
箴言是所羅門收集和他所寫的智慧話。
它教導人怎樣做人,處世。是處世良言。
它多論智慧,亦多論敬畏耶和華(十八次之多)。
以敬畏耶和華為智慧的開端。要真正懂得處世、做
人,就是要好好敬畏神。
箴言的主題就是:真智慧 --
敬畏神
二. 分段
箴言可以用作者作為分段:
1. 所羅門的箴言 (一至廿九章)
A.論智慧 -- 十六篇訓誨 (一至九章)
B.論善惡 -- 375 句格言 (十至廿二:16)
C.雜記 -- 十一篇訓言 (廿二:17至廿四章)
D.雜記 -- 138 句格言 (廿五至廿九章)
2. 亞古珥的箴言 (卅章)
3. 利慕伊勒的箴言 (卅一章)
第四卷 傳道書
一. 主題
本書大概是所羅門晚年寫的經驗談,是他在世
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生活以後的金石良言。
書中論到日光之下,就是沒有神的生活,結論
是「虛空」。
但書中卻到處看見,他勸人要把握時間,活得
更有意義。
本書的主題就是:從虛空到充滿。
二. 分段
本書可以分為三部分:
1. 序言 (一:1-11)
日光之下一切都是空。
2. 日光之下的空 (一:12 - 十一:10)
從經歷、觀察、哲理說明空。
3. 日光之上的充滿 (十二:1-14)
活在神的面前。
第五卷 雅歌
一. 主題
本書是歌劇形式寫成。
描寫良人對他的新婦的愛情。以無比的愛去改變
新婦的各種軟弱。
是以人間的愛來表明神對人的愛。
我們可以給這本書一個題目:無比的愛。
二. 分段
本書為四幕劇,都是以「耶路撒冷的眾女子阿、
我指著羚羊、或田野的母鹿、囑咐你們、不要驚動、
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、等他自己情願。〔不要叫醒云
云或作不要激動愛情等他自發〕。」為結束。
1. 自憐 (一:1-二:7)
良人以無比的愛愛這自憐的新婦
2. 懈怠 (二:8-三:5)
良人以無比的愛愛這懈怠的新婦
3. 自我 (三:6 - 八:4)
良人以無比的愛愛這自我中心的新婦
4. 成長 (八:5 - 14)
在良人不變的愛感召下,新婦漸漸成熟。
![]() |
![]() |